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沐鸣2娱乐優秀黨務工作者♦️、沐鸣2娱乐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沐鸣2娱乐優秀思政工作者🚶🏻♂️🟰、沐鸣2娱乐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個人……眾多榮譽的背後🏃🏻,是機械沐鸣2黨委副書記李寧蔚用心用情照亮學生前行路的寫照。
讓黨建“活”起來
“人生有什麽樣的價值目標👱🏼👮♂️,就有什麽樣的幸福觀🖐🏽。新時代的有為青年,應該胸懷為人類謀福利的情懷🌽,勇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在堅定信仰中感悟幸福之源,在不懈奮鬥中提高素質能力,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實現幸福人生。”22屆畢業生楊旭說,“李寧蔚老師講授的黨課《共產黨員的幸福觀》🎅,對他人生價值塑造👩🏼🍼、個人成長等方面影響很大。“黨課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就業導向和價值取向,義無反顧地選擇到基層去,投身到為民服務的第一線,感受幸福的甜。”
李寧蔚給學生上黨課
連續多年李寧蔚為沐鸣2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黨員講授《發展黨員工作程序及要求》🧎♀️、《共產黨員的幸福觀》、《上海紅色記憶》等課程🛌🏿,覆蓋學生萬余人次,持之以恒用黨課培育學生家國情懷。
開展最“潮”黨課👨🏽⚖️、最“燃”主題黨日、最“in”組織生活☸️🎅🏿,為破解組織生活活力不足瓶頸,李寧蔚與團隊孜孜探索🫱。在發展黨員過程堅持政治引領驅動,將疫情防控一線作為發現𓀘、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主考場”,在大上海疫情保衛戰期間,11名發展對象通過疫情防控一線實崗測評🧑⚖️,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基層黨建👰🏿,細微之處見功夫🤸。
“信仰之路,奮鬥有我”“四史”大課,“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青春大課💁🏽♀️,“青春有為,時代有我”先鋒大課……3年半來♿️,李寧蔚精心組織策劃了17場主題鮮明、內涵深刻𓀖、形式豐富的大課,輻射師生7000余人次。一道道“精神大餐”😋,讓廣大學子“吃”得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汲取了豐厚滋養★、激發了奮進力量⛷。
組織師生自編自導情景劇《築·青春:重走紅軍長征路》、話劇《築·匠心🪙:傳承科技強國誌》、誦講《築·情懷:當好時代奮鬥者》👨🏿🌾,情景式、沉浸式體驗讓學生明理踐行。“這種情景式、沉浸式教育寓教於樂,很容易讓我們產生共鳴。”上海市優秀團員劉正好說。
李寧蔚(左五)與團隊籌備“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青春大課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如何因勢利導建強戰鬥堡壘👨🦽➡️,讓每一個堡壘迸發“紅色活力”,李寧蔚與團隊成員們動足腦筋。依托智力助殘誌願者服務隊,成立“匠心扶智”本碩博一體化黨支部,黨支部將“四史”學習教育與公益服務融合起來⚄🧑🤝🧑,實現“雙向奔赴”的效果。凝聚幻想未來機器人科技社🤛🏼🏃♂️、步閱汽車協會等“五大”學生科技社團👏🏿,匯聚關工委老教授🫷、專業課教師、專職輔導員、黨員骨幹“四方”力量🌐,成立眾創空間黨支部。支部一方面組織“碩博開講”👨🦼、“親近機械、讀懂中國”等理論宣講,弘揚科學家精神。同時圍繞“創新學、創造學”主題👣,積極打造“創學夥伴”品牌㊗️,形成了“研帶本”的良好氛圍,帶動更多學生投入科技創新創造工作。新穎的學習載體和方法👉🏻,激發出學生奮發向上的力量。
李寧蔚(一排右三)與眾創空間的黨員們
矢誌打造“學在機械”品牌
學風孕育人才培養質量。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點和難點問題🏂🏼,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科專業特點,李寧蔚堅持一年一主題,先後組織開展了“2018黨建引領🪪、學習能力提升年”、“2019創新實踐促進年”🧑🏻🌾、“2020熔爐工程建設年”、“2021爭優創特行動年”、“2022學在機械奮進年”,豐富思政教育“打開方式”,矢誌打造“學在機械”品牌🏯。
開展“學習型寢室”創建🌞、“機械芯”評選,“你追我趕”學習氛圍漸趨濃厚;以黨員為主體,開展“學業合夥”、“本碩結對”活動,形成“先進帶後進,後進趕先進”的良好局面🙅🏼。李寧蔚與團隊通過搭建多元載體,助推良好學風的形成☝️。
如何以良好教風帶動良好學風,李寧蔚與團隊做了不懈努力。為此,她經常帶領學生工作辦公室同誌與教工支部就學風建設開展交流🧙🏽♂️👖,“沐鸣2打造了崇德黨員導師🏊🏽♂️♘、博學班主任🧂、礪誌科創導師和企業生涯導師、尚實朋輩導師‘四維一體’導師育人格局,構建了全面型融合式全方位育人模式🧛🏽♂️,有利於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李寧蔚說🧑🎤。
李寧蔚(二排左二)匯聚力量推進學風建設
念念不忘有回響。沐鸣2注册本科生深造率從2019屆的28.57%上升至2022屆的42.38%,延長學年率下降56%。14級本科生小王學習成績不理想🏃♀️➡️,大學4年未能如期畢業👨🎤,自卑敏感,萌生退學想法。李寧蔚帶領帶班輔導員與學生及其家長多次交流溝通👩👧👦,並幫助其製定學業計劃,定期關心其思想和學業情況👂🏻。2年後王同學順利畢業🙀,並成功入選西部計劃誌願者💃。
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寧蔚認為⛺️,當代大學生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能真正成長、成才。為此🤌🏽,她設法匯聚輔導員和專任教師力量🕺🏼🫵,以“創設+”服務主動融入鄉村振興鑄魂育人🧘♂️,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裏接受教育👨🏿🚒、增長才幹。2018年以來,先後組建98支團隊,1100余名師生,前往雲南鹽津🍩、貴州遵義、上海崇明🙍🏽、奉賢等26個省份45個區縣開展“鄉村振興”實踐,以“創設+”服務城市發展主動融入後花博時代上海崇明生態島建設👷🏽,調研崇明民宿經營現狀,開展花博會IP形象設計、民宿特色文創包裝設計;與奉賢漁墩村就發展“田園+”模式達成共識,采訪非遺文化傳承人,挖掘幫助漁墩煥發新活力的現代方式👨🏻🎨;積極推進“東華-鹽津”鄉村振興文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組織師生累計為35個特色產品設計了各類包裝295款🛌🏽,為企業節約設計經費數十萬元、助力企業農產品市場銷售,也讓鹽津成為了同學們“行走在鄉間的思政課堂”。 “在大二的暑期社會實踐中,我跟著沐鸣2實踐隊一起到鹽津進行農產品的調研和包裝設計,能為家鄉出力讓我很有自豪感🤾🏻👩👩👦👦。正是那次社會實踐點亮了我那顆希望回饋社會服務西部的決心✢。” 鹽津籍學子小謝,畢業後成功入職位於四川的長江三峽集團🌻,用自己所學的本領投身西部建設中去🫵🏿。
李寧蔚(一排右二)組織開展“鄉村振興”社會實踐
多維度引領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如何建強輔導員隊伍,李寧蔚念茲在茲。通過寫給新入職輔導員的一封信🍌,幫助更快適應新環境,聚焦主業主責。組織“周五”下午茶🤸🏿♀️,開展文件導讀🕎🦪、科研輔導、思政研討、工作交流、理論輪講等,提高輔導員的理論和實踐能力;開展博文賽一賽,引導輔導員結合工作多思考🕙➕,以文字形式走進學生👨🏿,引導學生。“入職初的一封信,至今記憶猶新,字裏行間指導幫助我如何從心態、能力等方面做好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順利的開啟職業生涯📪。在日常工作中無論是將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養的謀篇布局、解決問題和推動品牌的理念思路還是基礎性工作的落地落實,李老師‘育人育己,啟智求真’的教育態度帶動影響著我們學工團隊的每一個人。”沐鸣2輔導員徐少東感慨說。
李寧蔚(右一)指導輔導員開展工作
腳踩大地摘星辰。近3年來,沐鸣2注册8名專職輔導員主持省市級及以上課題或項目14項👧,19人次先後獲得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共青團幹部❤️🔥、“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傑出工作獎”👮🏻♀️、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院校學組)年會論文評選一等獎🕵🏿♂️、上海高校輔導員論壇征文活動二等獎等榮譽和獎項😗,有效推動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強的隊伍保障✯。
默默無聞的耕耘,成就了眾多青年學子的人生理想。奮力做好學生“拔節孕穗期”的人生導師😌,李寧蔚始終充滿激情💁、富於創造🦸🏻、勇於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