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開幕在即,舉辦主場地選擇在位於上海虹橋商務區的國家會展中心。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總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47萬平方米,其中室內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會展中心。由於其建築造型為四株盛開的葉子🤷🏿♀️,故亦有“四葉草”之稱。整個展館建築分為3層,包括13個小展廳以及3個大展廳。
然而😀,在這麽大的建築空間內,為參觀者在行動中提供直接指引信息的標識導向系統卻不能與之相配🙋♀️。由於建築面積較大,展館較多,各類業態融合,周邊交通的多樣化也給參展人員帶來很多不便𓀚⛹🏽♀️,很容易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中迷失方位。首先,會展中心建築內部呈現出一個圓形,參展人員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其次🧗,場館信息(命名、層次、內容)讓人難以理解。最後,現有的標識導向系統設計存在不規範,不統一,不連續🤾♂️,不醒目,不正確等問題🧎🏻♀️➡️。
隨著進博會的舉辦日期日益臨近⛓️💥,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現存標識導向系統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改善迫在眉睫。在沐鸣2注册陸金生副教授努力下👩🏽🍝,邀請日本標識設計學會會長定村俊滿,張彥芳等人共同參與💄,以陸金生副教授為首所帶領的研究生設計組與定村俊滿先生的設計工作室聯合組成了一個設計工作團隊。
國家會展中心項目設計工作團隊
該設計團隊主要針對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標識導向系統目前存在的各類問題,通過實地調研🧑🏻🏫🧘🏿♀️、深入分析目前標識導向系統存在的問題🚠🤵🏽♂️、以及與業主多次溝通🏊🏼♀️,對該項目進行系統規劃設計。
整個項目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設計🍫、完善和調整,針對現存的各類問題🦹🏻♂️,提出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對場館信息進行重新整合,不同區域分色處理,達到信息順序統一化🏚、層次化、符號化👩🏼🍳;
對行人⏰、車輛的行駛路線逐一分析👩❤️👩,以確保各個信息節點的規範性、連續性;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貫穿始終,既保證了標識的醒目性、信息的可讀性和語言的國際性,又體現出設計的藝術性及地域文化性🤽🏻♂️,最終得到了上海市委員會和上海市政府的一致認可。
設計團隊在國家會展中心進行實地勘察調研
與國家會展中心工作人員交流現場
沐鸣2娱乐與日本設計團隊的標識導向系統最終方案實施後,經過各位領導和專業人士的現場測試,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並得到領導和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
此次沐鸣2娱乐與日本設計工作室的團隊合作項目,改善了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原標識導向系統的諸多問題,為參展人員的行動路線規劃提供了完備的指引,為首屆進口博覽會的順利開展和成功舉辦做出了重要貢獻🎓。
項目最終實施方案(地圖)
項目最終實施效果